這部「安非他命」是今年香港電影節的閉幕影片,
不過卻在香港遭到需要修剪五的地方才能上映的判定,
台北電影節這次上映柏林影展的完整版本,
據導演雲翔表示8月13日台灣上映時也會是相同的版本,
因而稱讚台灣是亞洲最自由也最開放的地方。
會看這部影片其實正是來自於之前香港炒的很熱的新聞,
關於雲翔導演為了這部影片被要求修剪而親自寫信給香港特首,
所以會想看看這部片到底哪裡值得香港影視處的大動作,
也值得導演這麼樣的去為他的影片據理力爭,
畢竟這部片跟「歲月神偷」一樣,
都是代表香港參加柏林影展的作品,
光就這點就很值得一看了,
台北電影節也邀請導演、以及兩位男主角一同到場於影片後進行Q&A,
雖然對於影片本身要表達的意念與企圖,
導演雲翔在影片後的座談中多所陳述,
但正式上映的時候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
所以我對於影片創作者的解釋與說明通常都把他跟影片切開,
畢竟是用影片去跟觀眾溝通而不是還需要用言語去多加解釋些甚麼。
在電影中卡夫卡(彭冠期飾)是一名游泳教練,
而Daniel(白梓軒飾)是一名金融才俊,
他們是不同世界的人,卻因為同樣求得一支九十七號籤而結緣。
其實說他們來自不同世界,
最主要是因為他們「曲直」有別,
卡夫卡喜歡的是女人,
而 Daniel則是一名同性戀者。
初次遇見時Daniel感覺到卡夫卡很寂寞,
想保護他之渴望油然而生,
所以便向他展開追求。
至於卡夫卡他明明是喜歡女人的,
可是對Daniel並沒有抗拒的感覺,
反之更越來越有好感,
困惑之間令卡夫卡憶起一段曾被男人強暴的往事,
而也就是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改變了卡夫卡的人生。
由好感到嘗試接受,
卡夫卡越來越愛戀Daniel,
當他們越親近的時候,
Daniel發現原來卡夫卡有吸食安非他命(在香港俗稱「冰」)的習慣,
且毒癮極深,無論他如何不離不棄、包容和勸阻,
他的毒癮卻怎麼樣也戒不掉。
電影的主題「沒有戒不了的毒,只有戒不了的愛」,
對卡夫卡而言是根本不成立的,
因為他既戒不了愛,更戒不了毒,
最後也因為這兩者的共同發酵下而走向悲劇。
這部影片拍的露骨,
是因為電影毫不吝嗇地展示男性的裸體和接吻愛撫的鏡頭。
只是這樣少不免讓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那個地方去,
就正如這部影片的爭議一直都繞在彭冠期的祼露和被強暴的幾幕一樣。
男女的祼體無疑可以吸引一些人進場,
但進場後還得靠角色的刻劃和細緻的劇情,才能打動觀眾。
我覺得導演是顧此失彼的。
其實兩個男主角在青馬橋跳高空彈跳就已展現了自由和豪情,
而卡夫卡在木屋跟Daniel訴說童年往事更讓人會心微笑,
有些時候不一定要寬衣解帶才叫打開心屝,
才叫真真正正接受男同志的愛,
卡夫卡在電影中曾說出喜歡男生穿上衣服的樣子,
可惜導演卻如Daniel一樣喜歡男人光脫脫的晃來晃去,
以致在情感上的描寫不夠細膩動人。
雖然我不敢說導演是否愛好男生,
但從電影裡可以看得出他對女性是很有意見的。
例如「女人就如mortgage一樣,draw過一次就要還一世」等等,
又或是把親熱鏡頭下的女人拍得異常醜陋,
反觀男主角的接吻和愛撫充滿美感,
絲毫沒有給人雞皮疙瘩的感覺。
在電影中,絕大部份的男性祼露境頭都落在彭冠期身上。
彭冠期那種坦蕩蕩和豁出去的態度是讓人欣賞的。
至於演技方面雖然在憤慨的時候那種歇斯底里或許有點過了火,
但在被強暴時的傷痛和無助表情,看得讓觀眾比他更難過。
而最到位的要數電影接近尾聲時的幾個近鏡,
五官表情散發着千言萬語,簡直讓人心碎,
如果這部影片有份參加年底金馬獎,
彭冠期如果沒能入圍男主角或新人獎就真的太可惜了。
這部影片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細膩,
剪接手法更是挑戰觀眾的注意力,
我非常不明白導演在影片前1/3不斷在前後場景跟戲之間跳剪的用意為何,
我想大部分觀眾也不了解,
但因為後段影片不再出現這樣的狀況,
加上重口味的吸毒與裸露性愛的片段下,
就不會再去想這個問題,
而我也不想在現場去問導演這個問題,
因為他呈現出來的就是讓觀眾困惑的影片,
再多的解說都已經不是電影本身可以說明的了,
就像影片中彭冠期的銀髮跟黑髮跟紅髮以及有鬍子跟沒鬍子的交錯出現,
都讓人感到困惑跟交代不清。
若論電影的美學和藝術性我覺得是無可挑剔的。
導演挑的幾處場地景致怡人不在話下,
此外男主角在海中的一幕讓我聯想到麥可安哲羅的那幅《The Creation of Adam》。
在電影中Daniel則讓卡夫卡展開另一段新的生命。
只是卡夫卡受不住毒的誘惑,
猶如畫中阿當受不住毒蛇的引誘而吃了禁果一樣。
另外導演用了「卡夫卡」這名字,
除了讓人聯想到20世紀德國有名的小說家和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之外,
原來「卡夫卡」在捷克語中是「寒鴉」的意思。
寒鴉是體形較小的鴉屬鳥類,
白天飛往郊區在垃圾堆、農田中尋找食物,
晚上則宿於路邊、公園或高大喬木上。
在電影中卡夫卡被Daniel的朋友裝扮成一隻鳥,
或許是用寒鴉來比喻卡夫卡的人生吧。?
這些深層意義無疑增添了電影的藝術性,
只不過電影不能單靠美感和藝術性就能成事,
流暢的故事才是電影的靈魂,
而說故事的責任就在導演身上。
「安非他命」在部份時間不時穿插了一些短速的往事片段,
老實說是看得人一頭霧水的。
說得好聽這是導演的拍攝手法,
然而這種手法危險在於給觀眾非常雜亂的感覺,
每每要靠觀眾自己去幫導演理順才能搞得清楚故事的來龍去脈,
除此之外有些情節發展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拍一套電影可以為自娛或娛樂小眾,
也可以為參加影展拿獎項,
或許的曲高和寡的電影總是深得獎項評審的歡心。
但假如導演是為了要向大眾傳遞訊息的話,
那麼導演必須努力把與大眾之間的斷橋貫通才行。
我覺得暫時這道斷橋對於這部影片來說仍未能完全接通得上。
【安非他命】台灣版預告片
【安非他命】概念歌曲-斷橋
【安非他命】拍攝記實
- Jul 04 Sun 2010 19:20
一個悲劇的愛情,【安非他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